很多極聰明的人反而很難真正致富。這句聽起來違反直覺的話,來自傳奇天使投資人兼哲學型創業者納瓦爾·拉維肯(Naval Ravikant)。在《納瓦爾寶典》(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)裡,他清楚解釋:單純用時間換錢——即便時薪很高——永遠到不了真正的財務自由。醫生、律師、高階主管可以賺到令人稱羨的薪水,但一旦停止工作,收入立刻歸零。真正的財富來自「非線性收入」:股權(ownership)、知識產權(IP),或是能在你睡覺時仍持續付錢給你的資產。
不只納瓦爾一人如此主張,Dan Koe、Nico Jeannen 等當代創作者,也把同樣的理念濃縮成一套極其實用的「三階段財富累積策略」。以下是中英對照版本:
階段一:用高收入技能累積現金
你必須先學會「賺錢」以及更重要的「存錢」。培養市場願意高價購買的技能(寫程式、文案、銷售、設計等等),同時量入為出、積極儲蓄。目標是建立一筆夠長的現金跑道,讓你未來有空間去試錯、去冒險。
「你存的錢越多,未來的選項就越多。」
階段二:投資你最好的資產——你自己
當你有了一定本金之後,報酬率最高的投資永遠是你自己——你的心智與人脈。學會清晰表達、說服他人、在公開場域建立作品、用聲譽獲得槓桿。這些都是「無限回報」的投資:你越強,機會複利得越誇張。
「提升溝通力、說服力、獲得他人支持的能力,帶來的回報遠遠超過任何一門生意。」
階段三:把利潤投入資產(最好是你有不公平優勢的領域)
現在把前兩階段賺到的錢,拿去買或打造資產:
最簡單(卻依然極佳)的選擇:低成本的廣基指數型基金(例如 S&P 500 或全球股票 ETF)。
對多數人最好的選擇:持續加碼你正在做的事業或創作者之路。
進階玩法:在你擁有「不公平優勢」的領域做天使投資或創業。
例如 Dan Koe 做了 28 年軟體,所以他所有私人投資都圍繞軟體與 AI——因為他比 99% 的人更能準確判斷這些機會。
核心真相
如果你什麼都不擁有,你一輩子都只能租用別人的東西。 股權、程式碼、媒體內容、個人品牌、觀眾群——這些才是現代可以非線性成長的資產。
開始擁有吧。